本期收到了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卢元镇教授非常有分量的一篇来稿,《采撷东方文明智慧 应答奥林匹克发问——北京奥运会六大视觉符号的文化解析》,文章从北京奥运会太极、福娃、中国结、印玺、象形文字、奖牌、火炬,七件有代表性的视觉符号进行了文化解析,试图说明中国文化内涵的丰富和品位的高雅,以及与奥林匹克文化天衣无缝的融合。卢老师的美文是体育界少有的符号学和解释学的解说,文章认为解析的几件静物,将会为中国和世界留下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我们还能看到、听到很多动态的、综合的,凝聚着东方智慧的文化符号。
《体育网刊》第三期共收录了32篇文章,其中涉及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文章共10篇,由中小学体育教师撰写的文章共8篇,今后我们仍将大力支持基层体育教师开展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学与研究,保证《体育网刊》每期15%以上的版面刊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来稿。这里只能挂一漏万的介绍其中一篇,山东省邹城市煤矿学校的刘春笋老师《向左转、向右转——记一堂中学的体育课》一文,从纠正中学低年级学生向左转、向右转动作入手,总结经验教训,得出教师要对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理解,用爱心和耐心去包容学生,善待学生的错误,这样教师才能教的如鱼得水,学生也会学得轻松自如,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体育网刊》第三期还有几篇很有趣的文章,淮阴师范学院杨军老师的《拔河比赛的决胜因素》一文从力学原理,讨论了拔河比赛的决胜因素,得出指挥员要善于合理安排队员位置,身材高大、身手矫健的机敏队员占居排头与排尾以控制和稳定整个队伍。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覃立的《体育:人类表现自我的方式——从肢体语言考察体育的起源》,文章探讨了自我意识的萌生使人要求表现自我,促使仅为“表达”简单意图的肢体语言分化为“表现”自我的表象,但仍然保持以肢体活动为载体的体育。按照一条轨迹,探求了一条体育起源的新路。河南科技大学体育部的倪宏竹老师的《浅谈蒙牛的体育营销策略》一文,结合大量实例论证蒙牛集团从1999-2001年,蒙牛集团快速成长期独到的体育营销和娱乐营销策略。苏州大学体育学院陈华荣先生从欧盟的两个质询案入手,谈论了体育运动与噪音污染的问题,面对现今越来越异化的社会,噪音污染已经成为体育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作者借助发达国家的案例,来说明足球场内山呼海啸的加油呐喊声、深更半夜球迷看球的声音等体育噪音也是一种污染。
新学期新的开始,对于新生的《体育网刊》这一学期是关键的一年,《体育网刊》项目如想继续向前拓展,始终需要受众的鼓励与扶助,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体育网刊》,支持我们杂志社网络化发展。
海翻浪 2007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