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体育界的专家、学者,《体育学刊》的作者、读者,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晚年啦!祝大家新年好!
《体育学刊》2007年第一期就要与大家见面了,新年的第一期是专门为答谢广大作者、读者长期以来对《体育学刊》关心、爱护的大礼,也是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将为体育事业做出新贡献的开始。经过精心策划、安排,在本期中刊登了相当数量脍炙人口的佳作,其特点是起点较高,观点新颖,瞄准当前体育学科研究中的热点、难点,紧紧围绕深化体育改革与科学发展的大方向,而且,每篇文章的文字功夫达到较高的水平,流畅通达,条理有序,具有较强可读性。也就是说本期的每篇文章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值得一读的地方。
本期的内容有三大亮点:
第一,关于我国体育的改革。开卷第一篇,就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古柏的“伍绍祖同志采访记”。伍绍祖同志曾经是我国体育的最高领导,主持共和国体育工作10余年,适逢我国改革开放的年代,亲自领导和参与我国体育改革的全过程,因此从采访记中可以真实地了解我国体育改革的个中细节,以及曾经发生过的某些事件的来龙去脉,这对指导今后的改革很有裨益。另外,电子科技大学卢文云的“我国职业体育有效供给的机制缺陷”、南京师范大学陶于等的“多城市共同举办奥运会的理论基础”、华中师范大学王维等的“我国县域体育场地建设现状及对策”以及汉江大学钱建龙的“动作教育的若干思考”、大连交通大学陈立国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自主构建的探讨”、吉林大学戴珂等的“普通高校排球专项选修课程序教学实验”等,都是涉及体育领域改革的理论或实践的探讨,有许多新的东西。
第二,关于体育的本质与概念。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难题,现实中争论纷陈,各持己见,莫衷一是。但在本期发表的相关论著中,出现一些新的讨论视角和论点。如华东师范大学熊文的“关于体育概念界定的哲学反思”,虽然文字上略嫌粗糙,但其对各种观点的分析和提出的研究方法是很有见地的,值得一读。上海体育学院田菁等的“体育本质实践论”也很有特色。另外,南京师范大学王若光等的“‘戏化的体育”及苏州大学方国清的“中国文化与武化论弈”可以归属为对中国传统体育本质探源,包含不少新的理论观点。
第三,关于体育法制。这方面也是当前体育界讨论的一个热点,发表的论文也不少,涉及方方面面,琳琅满目,水平各有千秋。本期在这方面发表了几篇较有特色的文章,权当锦上添花。其中有河北师范大学贾文彤的“体育的规则之治”、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史立峰等的“抑制我国职业足球不正之风的对策”,以及苏州大学陈华荣的“中国足球运动员转会费的法律性质评析”等,其内容都很有针对性,其观点也较新颖。
最后,还要说点遗憾,那就是在本期发表的的论文中,个别作者有抄袭甚至剽窃的嫌疑,是很不应该的。搞研究、写论文,都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的,做一些参考、引用是不可避免、可以理解的,也是允许的。但是,大段大段地照抄,且不将被“引用”的论文列入参考文献,显然是有意抄袭,侵犯了他人的劳动,是很不地道的。我们将严格把关,坚决抑制学术腐败。
(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