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术动态

学校体育的价值与校园足球的使命——王登峰

2016-03-04 河南校园足球官微 目前,学校体育工作(包括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改革)从高层重视到社会认识,都进入了新的关键时期……

分享:

2016-03-04 河南校园足球官微

    目前,学校体育工作(包括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改革)从高层重视到社会认识,都进入了新的关键时期.主要表现为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对协调推进机制和相关政策方面的呼吁更加集中。但总体上来看,对学校体育的认识仍存在较大的偏差,要进一步强化体育课及课外锻炼,需要学校体育教育中推进一系列的改革,从行政管理人员到学术研究人员都要作策略性调整,并且每一项研究都离不开基础性研究。


一、对学校体育价值的再认识

    在整个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包括基础性论点、观点,都涉及到如何认识体育价值的问题。如在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体育课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应该给他们带来什么?对体育价值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到决策者、管理者以及执行者如何去看待、规划、实践学校体育工作,这既是一个学术性的问题,又是一个有着很强实践性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有体育课程标准,而课标应首先回答“体育价值”这个问题,而体育价值又不单纯是抽象的理论性问题,围绕体育的价值应该让学生通过在那些方面得到成长。
    通过近些年对学校体育的调研、分析、回顾和总结,特别是从义务教育的角度来讲,学校体育要实现的价值绝对不能仅仅局限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阶段我们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青少年体质健康下滑这样的现实,很多政策的制定、观点的讨论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并不完整。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我们学校体育工作首先要达到的目标,但如果对体育价值的认识仅停留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这一层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实际上,学校体育除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以外,至少还有两个方面的价值。

1.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因此只要是体力活动就可以了。至于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则只是少数要做运动员的人的事。因此无论是学校的体育课,还是全民健身,只要“动起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就行,基本上不要求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和专门的运动技能。这样的认识,是长期以来学校体育不受重视、体育课教师只要会喊“一二一”就行、体育课经常被挤占等现象的思想基础。
    既然体育跟语文、数学、外语一样是必修课,它就该有基本的教学目标。这个“基本目标”只能是体育的知识和技能。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是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学生通过掌握运动技能,激发对运动的热情,体质自然而然就增强了。所以,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是体育价值的副产品,而真正体育价值的核心是教会学生运动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运动技能成为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个人素质的表现。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缺失成为学校体育价值认识的最大问题,它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的素质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2.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如果体育能够教会学生运动技能,就能够通过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体育就能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使学生形成锻炼的习惯,提高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姚明曾说过:在运动场上我必须做五件事,也是我日常生活中所要做的五件事:绝对服从裁判;绝对依靠队友;绝对尊重对手;在场上的所有表现都会影响到比赛结果;每一次的输赢只是暂时的,若想未来取胜就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一位法学家曾经说过,很多中国人不守规矩的根本原因在于没上好体育课。我非常赞同,因为中国学生上了14年的体育课,不仅没学会运动技能,绝大多数的人从来没参加过甚至校内的体育竞赛,没有竞赛就没有竞争,学生就没有提高运动技能的欲望,就没有遵守规则的意识,更表现不出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就无法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等优秀意志品质。纵观学校所有课程,除了体育,并没有其他学科能够切实教会学生这些意志品质,没有竞赛,体育的“培养健全人格”的价值就无法体现出来。
现在学校体育改革已经到了关键的转折点,我们需要从体育科学的角度、从个人发展的角度对学校体育的价值做更深入的、更有说服力的阐述。


二、体育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解决路径

    对照学校体育的价值,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它们都与对学校体育价值的模糊认识直接相关。

1.体育教育不重视“教会”
    如果把体育教育的目标仅仅锁定为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那么学校体育的“效果”就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变化,而这一点,基本上没有任何的知识和技能的“含金量”。例如,北京市密云区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得非常有特色,从小学到高中每天两个大课间,上下午各半个小时,夏天是上午跑操,下午做其他的活动;冬天则是下午跑操,上午做其他的活动。在运动量方面:小学一二年级每次大课间跑300-600米,三、四年级600-800米,五、六年级是800-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生2000米。每天都按照这个标准去跑,结果跑出了北京市连续七年的体质健康测试冠军,并且学生的高考成绩连续七年逐步提高。
北京市密云区的经验是值得推广的,特别是在当前大部分学校面临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的严峻形势下,这种经验无疑非常有价值。但我们同时也必须看到,这只是阳光体育大课间,并不是体育课,更不能把体育课开成简单的“身体活动”课。
    学校体育要立足于“教会”学生运动技能。运动技能分为两种,一类是基础性运动技能,如跑、跳、投以及灵活性、平衡性、柔韧性等,另一类是专业性运动技能(如篮球、足球、武术等)。要以教会为总目标,首先解决的是有哪些运动技能是必须教会的,哪些是在必须教会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发展的运动技能。我们要把体育课的重心放在教会上,教会学生基本运动技能以及专项运动技能,这是我们路径选择的重要方面。
    要“教会”学生运动技能,我们需要至少三个方面的准备。一要符合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从学生生长发育的角度来讲,那些基本运动技能需要首先建立起来,再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特征安排不同的技能学习。二要理清学和练的关系,只有学生在体育课上看到自己体育技能的提高,才会真正喜欢上体育,所以学和练是我们学校体育教学非常重要的内容。三是体育课程教学整体推进的问题,如何能够保持体育课程教学的整体推进,是保持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按照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学科间关系规律的重要方面。体育教学课程整体推进是要把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结合起来,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进行整体策划,这才是我国学校体育最迫切需要改革的方面。

2.体育教育忽视竞赛
    近年来,大家都在比较中国和日本的教育,大家都“一边倒”的认为我们的教育在提振学生的精气神、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不畏艰险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上落后于日本。得出这样结论的最直接的依据是,日本青少年的体育竞赛开展得非常普及且全面,每天每个学生都在运动场上竞争。而我们的学生则基本没有这样的竞争。
    学校体育长期以来不重视体育竞赛,没有形成校园体育竞赛体制、机制和组织方式。学校体育如果没有竞赛,就谈不上体育,所以在体育路径选择方面,除了要“教会”,还要组织体育竞赛。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竞赛主要是指在班级内部、班级之间以及学校之间的体育竞赛。有很多学校在体育教育中采取了在“一校一品”的教学模式,即学校各个年级都须择同一个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武术等)进行教学,学校常年组织该项目的全校性联赛,通过竞赛组织出来的校队在当地的成绩也名列前茅。这些案例显示了学校体育改革的清晰途径:要组织好班内、校内和校级的竞赛,只有这样才能活跃学校的体育工作,才能真正彰显学校体育的价值。

3.体育教育办学条件全面落后
    这是整个教育的短板。表现在:
    (1)师资方面:现在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没有什么运动技能,也没有学会怎么教别人。中国教师有一个现象:教师总量严重超编,而体育教师总量却严重缺编,这也是不重视体育最直接的表现。
    (2)经费方面:场地设施经费匮乏,本来在学校办学经费里包括德、智、体、美四育的经费,但举办比赛、提高运动技能、改善运动场以及增加体育老师的津贴方面都是不到位的。
    (3)政策方面:政策滞后。政策最重要的是评价体系,其中在学生的评价体系里,唯一重视的是中考体育加分。所以整个体育教育办学条件是全面落后的,而所有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对体育价值的认识问题。
    如果把体育教育作为一个人生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成为培养健全人格不可替代的途径,成为教会学生运动技能、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和培养健全人格的不二选择,那么我们对体育办学条件的改善,完善学生、学校、社会支持、参与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的激励政策就应该没有障碍了。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我们只有把学校体育的价值真正搞清楚,真正能够形成共识,才能真正解决体育办学条件的问题,才能真正形成有利于体育包括学校体育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
    我们现在大张旗鼓的进行校园足球改革并不代表我们对体育价值的认识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而恰恰是我们为了解决一个现实的问题:中国足球水平很差,认为强化基础从娃娃抓起,既符合足球发展规律,又符合体育的价值。所以我们现在大力推进校园足球,要做成一个标杆,通过校园足球工作的推进,能够更好地彰显体育的价值,根本要改变思想观念,改变对体育价值的思考方式。如今我们要保障两个方面,一是在供给方面,其中包括场地、师资及经费。二是在精神上的追求,其中包括怎么改善教学、训练以及竞赛,并且在此基础上,如何对学校体育的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其中既包括对工作的评价也包括受教育者个人能力、素质的评价,这是最基础性的工作。而目前来看,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硬件问题会逐步改善,但是教学、训练以及比赛的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相对来讲难度更大一点。只有这两个方面都有实质性的改进,学校体育才能逐渐走向正轨。
 

三、对学校体育改革的期望——以校园足球为例

1.校园足球改革的三大核心任务
    校园足球改革的三大核心任务,就是教学、竞赛和保障体系。
    第一,教会运动(足球)技能。全国首批校园足球特色校的第一项核心任务,就是要教会每一个孩子踢足球。每周拿出一节体育课教孩子们足球,在课余活动里面,组织孩子们训练,参与竞技足球比赛,而所有的这一切,教会是基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师资问题。2015年暑期和2016年寒假期间,教育部对14000名教师进行了培训,并且即将下发《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学生足球技能等级标准》,组织拍摄校园足球教学视频等。
    2015年暑假和2016年寒假期间,我们组织了校园足球培训,其中包括14000名体育教师,11000名中小学校长,2000名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退役运动员。我们还从国外聘请了120名一线足球教师,现在正在制定校园足球的教学指南并且将于下月发布。今年我们准备做两件事:全面推进校园足球特色校工作,促进校园足球工作的全面开展;拍365集教授足球教学视频,使校园足球特色校的学生通过每周一节足球课学会踢足球。第二,组织四级联赛;第三,扎实改进校园足球的办学条件(师资、场地、经费、安全风险防控、意外伤害保险、新闻媒体的娱乐宣传等)。
    第二,构建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只有通过比赛才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运动技能,只有通过比赛才能激发孩子们参与锻炼的热情,也只有通过比赛才能够实现体育立德树人的价值。所以除了扎实开展教学任务以外,在课堂上、在班级内部,也要经常性地组织足球比赛。在参加校内比赛的基础上组成校队,参加校际比赛。同时,开展选拔性的比赛,在此基础上组建区域、县、市、省和全国的最佳阵容。
    第三,完善校园足球保障体系。 包括建设专业师资队伍,改进和优化场地设施;安全风险防护和意外伤害保险保障;加大校园足球的宣传力度;以及对学校、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激励机制的建立等。

2.建设校园足球的舆论和政策环境
    舆论环境是要我们通过媒体的宣传凸显足球在整个学校体育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即足球带给我什么。政策环境是隐性的环境,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时,如何充分显示体育的重要性?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体育价值的重新认识,因为对体育价值认识不足造成了政策层面上的很多误区。所以我们要形成全社会都关注学校体育、关注学生全面成长的氛围。在政策上继续完善体育对学生影响的评价,在办学水平、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以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中也要把学生的体质健康、运动技能和健全人格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同时,还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鼓励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学校体育的发展。
    校园足球的发展,使学校体育组合改革先行先试的样板。校园足球工作的经验会直接应用到学校体育改革的整体推进和不同运动项目教学、竞赛体系建设之中。正如新华社体育部主任许基仁在谈到中国足球发展的问题是所讲到的,中国足球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低下。校园足球的三大任务、两大环境也是环环相扣、相互依存的,只有全面推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校园足球在学校体育中先行一步,所有的问题会慢慢出现,这既需要有高明的顶层设计,也许要有一群踏实能干,默默奉献的人,同时,也需要随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这是一件极具挑战的工作,也是中国体育改革的希望所在。